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首創品牌包裝米 改變賣米型態

更新日期:2011/06/13 04:21
記者陳曉宜/專訪
「很多事可能是命中註定,早期台灣買米得到米店,從大米袋裡稱斤賣,後來小家庭越來越多,未嫁前我就曾向朋友說,如果是我做生意,一定把米做成小包裝賣。」沒想到當年葉淑蕙與朋友一段不經意的談話,竟在嫁人後實現,推出台灣第一個小包裝米品牌,改變台灣賣米的銷售形態。
出生於三重的葉淑蕙,家裡開的是小型雜貨店,1年365天沒放假,所以立志要嫁公務員,果然遇上在台電上班的李東朝,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2年後丈夫決心返鄉延續家族事業,到苗栗苑裡開碾米廠,從整片相思林中,1間石棉瓦蓋的簡陋廠房開始。
台灣第一個品牌包裝米
「1983年時我就開始想,為何我們不做出個品牌,就用小包裝來賣良質米?」就這樣一個念頭,1984年,葉淑蕙與李東朝做了第一包「國光牌」的小包裝米。
「我開著裕隆小貨車,戴著30包米到處去兜售,我到台中大甲鎮上的『文武超市』推銷小包裝米,當時超商老闆很質疑,誰會來超商買米?還一時聽錯,以為我是要來賣茶葉,當時我靈機一動,看到隔壁也有一間雜貨店很競爭,我便技巧性的向老闆說,隔壁下了10包要賣,你賣完我再來收錢,就這樣『文武超市』成了我第一個客戶,而第二個客戶就是隔壁的雜貨店,當年需要糧商執照才能賣米,為了推銷小包裝的『國光米』,只要下貨的店面,我都去幫他們申請糧商執照。」葉淑蕙說。
就這樣,葉淑蕙從此改變了台灣賣米的銷售形態,「國光米」也越來越暢銷,連碾米廠周邊蓋起住宅新增的巷弄,都以「國光巷」命名。直到1989年,李家的米業開始分家,李東朝與葉淑蕙即改為創立「山水米」品牌,再次顛覆傳統賣米的行銷革命。
這一次,葉淑蕙要由內而外,打響「山水米」品牌。她不僅開始發展有機米,自成有機米產銷班,從契作農民到配銷通路人員,都做完整的教育訓練,並大量投入先進機械設備,讓稻米從稻作、收成、烘乾、碾製到配銷均嚴格把關。
同時,她更以多元化包裝、多元品種,給消費者多樣、精緻化的選擇,至今「山水米」系列,就有30幾種,之後又發展系列品牌,包括「鴨間稻」、「生活米」、「鴨咪」、「禾掌屋」、「珍愛米」等。其中「囍米禮盒」曾榮獲農糧署北區包裝設計獎、台灣觀光百大伴手禮。
「鴨間稻」甚至成為今年台灣燈會指定伴手禮。
因為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葉淑蕙大膽地打進鮮食市場,最開始,「山水米」與統一超商合作,推出鮮食便當與御飯團,打響知名度,之後包括麥當勞、吉野家、摩斯漢堡、鬍鬚張魯肉飯、豐米便當、禎祥食品、春水堂、高雄空廚、丹堤咖啡、薰衣草森林等各大連鎖餐飲與鮮食廠,都是「山水米」的穩定客戶。
正港台灣米外銷爭光
現在「山水米」日產200萬噸以上,主要通路橫跨傳統盤商、鮮食廠、量販店、有機專賣店與禮贈品市場,並外銷日本新加坡、澳門、香港、加拿大、美國、南非俄羅斯等國家。
在禾掌屋的故事裡寫著:「他們不懂生意也沒想過賺大錢,一輩子,只想讓手中這些因為堅持有機農法,而必須不斷割草除草親手種的一株株心血作物,讓更多人吃到健康跟自然恩賜的真正美味。」葉淑蕙說,現在打的是故事行銷,聽了故事,吃出情感,也吃出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