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徐颖
随着6月底临近,台湾开放自由行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诚品书店是台北绕 不过去的一个文化地标。今年5月底,诚品书店在大陆的第一家分店——诚品苏州分店正式奠基开工,预计2014年开张。接下来,诚品的计划是在长三角地区的 杭州、南京、上海、无锡等城市开出分店。据诚品书店大陆事业发展项目负责人李介修介绍,在上海,诚品与浦东新区、虹口、静安等区都有过接洽。尽管对于正式 “落沪”的时间和地点,尚未有明确说法,但诚品董事长吴清友近日在沪上出席两岸文化产业研讨会时却表明了心声:希望诚品能成为上海人心灵停泊的港口。
想象:书与人碰撞的能量
去 年韩正市长到台北访问,有一天晚上逛文化夜市到了诚品书店,吴清友亲自接待。吴清友说,当时,他就跟韩市长冒昧地提出,“大陆现在有很多城市,花了非常多 的经费在建造空港、陆港、海港,我就跟他说,假设有机会,倒是希望能在上海建座上海人心灵停泊的港口。”现场,吴清友播放了一个短片传递了自己这样一个心 愿。
吴清友表示,诚品希望有机会在大陆多多发展,能够成为都市人心灵停泊的港口。他以台北为例,“台北有200万人,诚品书店有 100万本书,我们会很充分地想象,200万人和100万本书相遇所碰撞出来无可限量的能量,那才是我们最珍惜的。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的一 种想象。”吴清友说,诚品之所以会精彩,其实是反映着台湾社会和台湾人在过去20多年来的一个集体创作,而上海也是如此。“我们对上海是相当具有信心的, 因为诚品在每一个城市的精彩度,其实是那个城市的人的集体创作”。
定位:文化是个心灵产业
对于诚品书店进驻上海,尽管很多人期待,但如今实体书店的日益式微,也让人对它的前景颇为担心。吴清友觉得其间存在着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做文化事业的人必须是要浪漫的人,金融产业的人优先讲精明,除非是爱因斯坦,不然很少有天才是两者兼具的。”
吴 清友透露,在诚品内部有一种说法,要成为诚品人,必须具备四种爱:第一个要爱艺术、第二要爱阅读、第三要爱工作、第四要爱加班,第五要不爱钱。“这好像跟 产业的逻辑是相违背的。但我一直认为,文化的存在对于人类是不应该用单纯的经济观点来断定它的价值,文化的存在和服务的目的,应该是对心灵的气质、生活的 布置及生命的价值,提供一种贡献。”
对于创办诚品书店这样的文化事业,吴清友的定位是,“它是个知识产业,它是个美学经济,它也是个心灵产业,它是优先必须照顾到人类的心灵,有忠实的关怀,应该以人为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